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婚庆习俗

粤西“哭嫁”习俗

2013-06-17 来源:浪漫海岸
导读:“哭嫁”是粤西信宜民间婚俗,早在唐宋时期就在当地乡村流行。当女儿出嫁时,为表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和离开亲人时的难舍难分之情,常以哭唱的形式来抒发出嫁女心中的浓厚亲情。

 

粤西“哭嫁”习俗
 哭嫁是粤西信宜民间婚俗,早在唐宋时期就在当地乡村流行。当女儿出嫁时,为表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和离开亲人时的难舍难分之情,常以哭唱的形式来抒发出嫁女心中的浓厚亲情。
茂名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胡光炎27日告诉中新社记者,哭嫁民俗曾在粤西地区盛传逾千年,其中又以信宜、罗定两地最为广泛。后因社会的进步,现代文明的发展,婚嫁方式发生了变化,现在,会唱新娘哭嫁歌的,多是七、八十多岁的老妇,新娘哭嫁这一民俗已逐渐消失。
哭嫁以出稼女为主唱,母亲、嫂嫂、姐妹陪唱或答唱、和唱。出嫁女边哭边唱倾诉对严父慈母和亲人依依不舍之情,从阿公阿婆、阿爸阿妈到哥嫂侄儿、弟弟妹妹等,逐一哭谢诉别,把感情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。出嫁女哭得越伤心越悲衷就表明她对亲人的爱,将来会幸福美满,歌词平实委婉,却又令人闻之动容。母亲则通过哭唱,教导女儿到婆家后的做人处事之道。出嫁女的嫂子、姐妹也用歌表达彼此间的情深意切,难舍难分。
胡光炎介绍说,从前,岭南地区青年男女谈婚论嫁,要经过合年庚相睇落定等几乎不可或缺的过程。相睇讲究程序和礼仪,待婚男女物色好对象后,须委托媒人互递生辰八字合年庚,请算命佬推算彼此并无相冲相克,方可约期相见;男女双方会面时,一般由母亲姑婶等相陪,双方相距数尺互相端详,其间,青年男女须各自背向走几步,以示四肢健全,临别时须大声道别,表明并非聋哑;相睇之后,如果双方均感满意,女方便会通过媒人向男方索要彩礼,经过讨价还价后,男方便会择日落定,将彩礼送到女家;等到成婚之日,待嫁姑娘会在闺房中泣唱哭嫁歌,词意多属感父母养育之恩、叮嘱弟妹孝顺等等,门前窗外的亲朋戚友则装模作样劝哭,情景非常热闹。
今年已56岁的林女士告诉记者,她的家乡在信宜茶山镇一条小山村,很小的时候就听家人说老祖宗都是哭唱着嫁过来的,18岁那年,她自己也是哭唱着结的婚。林女士说:哭唱的歌词先由村中年长妇女或母亲口授教习,到了出嫁当日,则以家人、宾客、故家旧物、各种传统仪式为吟唱对象。歌词内容多由新娘根据所唱对象不同而即时抒发,或赞颂祝祷,或惜别叮嘱,甚至埋怨谴责、揭露诅咒都可以。”  
客服电话
(周一至周五 9:00-18:00)
 
0668-5392099
 
客服邮箱:lrmt1314@sina.com
新人帮助 个人信息 企业服务 关注我们
         
  • 免费注册会员 • 我的订单 • 商家入驻   爱与浪漫新浪微博
         
  • 消费保障 • 我的账户 • 广告服务   爱与浪漫腾讯微博
         
  • 婚礼主页 • 营销合作   扫描微信二维码
关于我们 招聘贤才 商家入驻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服务条款 免责声明 投诉意见 网站地图
 
COPYRIGHT 20012-2015 ALL RIGHT RESERVED 粤ICP备12037173号. 爱与浪漫 版权所有 禁止非法复制
 
联系地址:茂名市电白县博贺镇尖岗管理区 电话:0668-5555222